查看原文
其他

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十号楼旧事(之十八)外交部幼儿园

孟京生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孟京生  外交部第一代外交人员的子女,父母都是1950年调入外交部的干部。




点击阅读前文

  CLICK

 之一:写在前面的话

 之二:五十年代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居住情况(上)

 之二:五十年代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居住情况(下)

 之三:豫王坟附近的交通(上)

 之三:豫王坟附近的交通(下)

 之四:豫王坟——豫王的坟

 之五: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区及十号楼

 之六:十号楼的住房分配及其他

 之七:绿化及与吃有关的旧事

 之八:饲养及乒乓球台等

 之九:邻里

 之十:平波、李锡龄的故事

 之十一:在外交部工作的外交部子女

 之十二:搬来搬去的邻居(上)

 之十二:搬来搬去的邻居(下)

 之十三:几起死亡事件

 之十四:关于保姆的事情

 之十五:那一代的孩子们

 之十六:在国外出生的外交部子女及起名(上)

 之十六:在国外出生的外交部子女及起名(中)

 之十六:在国外出生的外交部子女及起名(下)

 之十七:监护人制度


前文更正

(1)谢康是谢启美的儿子、谢燕的弟弟,写串了。

(2)“后三杰”其中之一应为陈忠经,不是陈经忠,笔误。

(3)陈内瓦是在北京出生。那时他父亲随周总理在瑞士参加日内瓦谈判,得知夫人生了儿子,因为自己身在日内瓦,就给儿子起名“内瓦”。

(4)“宋黎敏”应为宋以敏。

感谢读者朋友们指正!


50年代初,调来外交部的干部比较少。我爸我妈算是第一批从军队调来的干部。1950年初就定了我爸到缅甸任参赞、我妈随任,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培训,7月就出发了。当时我大哥只有5岁多,我二哥才1岁多。我大哥在德胜门外的六一幼儿园。同在的还有李萍的大儿子李文奇、宫达非的大儿子宫鸣西。三家的家长都在缅甸使馆工作。我二哥太小,就委托给父母的老战友家寄养,直到我二哥上幼儿园。首批出国任职的外交人员很多家庭都是这样,没有带孩子出国的,各家都是自己克服困难。

不仅如此,这些驻外干部连家都没有。回国都是住在外交部包租的饭店里,如位于东单附近的渤海饭店,就是外交部包租的,作为招待所使用,直到雅宝路外交部招待所建成。

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抗美援朝也使国家有很大的消耗。国家重点建设重工业项目,没有钱来搞一般性建设,体现在外交部就是打算盖新的办公大楼的事一直拖着,干部职工住所的建设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

5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多,只有20多个,外交部的规模不算大,干部职工也不算多,总共1000多人,分布在北京市各个大街小巷胡同里居住,以东城区为主地域。1954年宪法公布,1955年军队授衔,新中国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外交部西郊幼儿园

50年代,外交部成立了西郊幼儿园,解决部里干部子女的照看问题。西幼是寄宿制的幼儿园,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全托。每周六下午,外交部派班车接孩子到外交部,再由家人分别接回家。父母都在国外,家中无人看管的孩子留在幼儿园由老师照看。50年代,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简单亲密,很多父母不在的孩子被父母的朋友、同事接到家里过周末。那时是每周六天工作制,只有星期天休息。

能上西幼的都是外交部比较大的孩子。我们十号楼邻居张海河1958年出生,先在西幼,后来转到东幼。我的几个哥哥都是西幼的。我是在方家胡同幼儿园寄托的。

西幼是外交部专门办的,位于海淀区的海淀镇。那时公共汽车的站名叫“黄庄”。50年代的海淀镇很荒凉,没什么人家和单位。与外交部幼儿园毗邻的是国务院幼儿园。

另一个近邻是“八一学校”。该校是军队系统的干部子女学校,小学加中学都有,上属单位是北京军区。实际上驻京军队各系统的高级领导子女及中央机关的领导子女有很多都在八一学校就读,很少有中校以下的子女就读,不够级别不收。直属中央机关的学校,司局级以上干部的子女可以入学,例如周敏的女儿周小宁就是八一学校毕业的。

外交部在城里,选这么远的地方建幼儿园是为什么?

首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京西多军队机关,当地的老百姓比较少。自从延安保育院中刘伯承的女儿被害事件发生,中央和军队各级对干部子女幼儿园、小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极其重视,每每用这个事件来教育和提醒有关部门和领导要重视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外交部选此地的原因之一就是与国务院幼儿园和八一学校毗邻,安全保卫有保障。

另一个原因是交通上的考虑。从城里到海淀镇的道路易于行车。清朝年间,朝廷修了从城里到颐和园的大道,一律是青石板铺路,宽大而平整。该大道从海淀镇边过,是当时北京城外最好的一条大道。那时中国还很落后,北京城里也没什么水泥沥青路。

另外,去香山也要走这条路。党中央从西柏坡迁京就是先在香山落脚,毛主席在双清别墅居住办公。通往颐和园的沿线有北大、清华,靠近圆明园有101中学。这是专门为干部子女成立的寄宿制中学,条件和师资在北京市都是顶头的。

我二哥回忆当年的西幼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

首先就是地方大,比隔壁的国务院幼儿园面积还要大一点儿。主楼是倒U字形的。

第二是幼儿园有个自己的养牛场,养了五六头黑白花的奶牛。自己的牛场生产牛奶给孩子们喝,加强营养。北京刚刚解放不久,很多食品供应不能满足需要。幼儿园也是施行供给制,所有的物品、食品都由公家供应,自己家不必花钱。因为那时还没有施行工资制。幼儿园办养牛场在当今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西幼有自己的养牛场却是历史的真实情况。

第三就是公有制。西幼牛场旁边有一仓库,所有孩子的穿戴(衣服、鞋子)都堆放在那里。谁的鞋坏了破了,老师就领着孩子到仓库去试鞋的大小,合适的就穿走。我哥印象深刻。仓库堆了得有好几百双鞋,都是带袢的布鞋,麻线纳底,不分男女。从1956年的毕业照上可以看出,孩子们都穿一样的鞋。一年四季的衣服也差不多。

还有印象深刻的是夏天盖的毛巾被也是一样的。从幼儿园毕业后上芳草地小学,育才学校是住宿学校,我二哥看到有些同学用一样图案的毛巾被,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衣物在毕业后可以带走。事实上,国家于1954年公布宪法后就施行工资制了。意味着上幼儿园得交费了。

五六十年代,各单位都自办幼儿园、托儿所来解决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子女问题。小学阶段,大多数的孩子去了教育系统的学校。也有些大型企业、军队单位有自己的子弟小学或中学,但比较少。自办幼儿园,单位就可以给与资助补贴,保证孩子们有比较好的生活条件。

西幼是外交部自己办的幼儿园,只招收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子女,不对社会开放,到现在仍然这样。


1955年7月15日,外交部托儿所大班小朋友出所升学纪念。

1955年,外交部西郊幼儿园首批孩子幼儿园毕业要上小学了。这是西幼第一届毕业生。

第一排:右三施瓦瓦(施谷女儿),右五宋耿之(宋之光之子)。

第二排:右一余晓华(余湛之女),右三姬军(姬鹏飞之子),右四于立威(驻波兰文化参赞于梦尤之女),右五张首宣(幼儿园张园长女儿),右六杨津林(杨琪良之女)。

其他的孩子不认识。


1956年7月,外交部西郊幼儿园大班毕业留念。

第一排左起:王大双、王阿滨(李则望之女)、邱小溪(邱夫天之女)、刘阿京(刘文仲之子)、?、土建中(土金璋之子)、李文飞(李萍之子)、吉元(吉雅泰之子)、周赛英(周秋野之女)、郭珍、梁北泰(梁上苑之子)。

第二排左起:袁南下(袁仲贤之子)、张沱生(张香山之子)、董政(董越千之女)、毕青青(毕塑望之女)、申明燕(申健之女)、李嘉林、许津南(许文益之子)、唐文青(唐海光之子)、王小双、何相京(何英之子)。

第三排左起:王乔乔、黄胜利(黄镇之子)、白幼蒂(裴默农之女)、孟新海(孟英之子)、曹武汉(曹瑛之子)、曹小乔、邢小玉、陈铁英(陈肇源之子)、周洪直。


1953-1954年出生的孩子在西幼的合影。

第一排:左1张保成、左4蒋印南、左6陈达平、左7许丽娜、左9张和?、右1罗小平、右5王可心(王建设的妹妹)、右8丁海华

第二排:左2戴效平、左3杨庆鄂、左5王星星(后改名众一)、左7曹智民(小军之妹)、左8汪娜娜、左9邢宪、右5王金波、右6袁小冬、左7王铿、左8于建

第三排:左1朱慧、左2张小安、左5华小红、左6李建桐、右4孙哲英、右5陈京建、右6唐新、右7刘子健、右8张?新、右10田京


幼儿园毕业就得上小学。北京最好的几所干部子女小学基本都在京西,例如育英学校、十一学校,八一学校。只有育才学校是在先农坛,利用以前寺庙坛院的房屋作为校舍,以招收国务院系统的子女为主。这几所学校成立之初都是各系统自己管理,不归教育部门管。后来为了防止干部子女特殊化,周总理要求划归地方教育部门管理,50年代后期就改了所属单位,归北京市教育局管辖。

我大哥那一拨孩子没有赶上西幼,西幼成立时我哥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上学了,大多数去了育才学校。

我二哥赶上了上西幼,应该是第二届或第三届,1956年毕业的。我哥那一届西幼毕业的有梁北泰、许津南、何湘京、刘阿京等十几个男孩子。

西幼什么时候关闭的我不知道,好像七八十年代还存在。

这里插一段。西幼是1950年开始建造的,当年底就收孩子了。在此之前,外交部有一个托儿所,在北海公园北门内。孩子和老师都不多,孩子多是小婴儿,不到一岁的特小孩。

照片1

从“照片1”上看,四位老师(两男两女)抱着四个小婴儿,看上去都未满周岁。右二烫发的白衣者是托儿所的所长。她是外交部挑选的最优秀的所长人选,留美幼师教育专业毕业回国的专业人士。左一男老师抱着的婴儿是康矛召之女康晓燕。这个托儿所成立时间不长。1950年10月西幼开始接收孩子后,这几个孩子就转去西幼了。外交部大人孩子鲜有人知这个托儿所的存在。

从“照片1”上可以看出托儿所的房屋是老式的中式建筑,木门上有刻花图案,高高的木门坎。


图片2


“图片2”康晓燕个人照背后的房子,看上去是个套院,有点儿皇家园林的味道。

照片3


从“照片3”背面的外交部托儿所的印章上看,这个托儿所存在过。从印章的行文上看,应该是刚刚建国时的称呼,不是国务院外交部,而是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以前还真没见过这么大名头的托儿所,可谓是全国第一。由此也可以知道这是外交部唯一的托儿所。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的就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1954年宪法公布,就不再使用中央人民政府的字样了。这张照片是托儿所拍照后加盖了公章,是给在印度任职的康矛召杨玲夫妇的,由外交部信使带过去的。

历史照片揭示了过去的一页。这个托儿所就算是外交部幼儿园的前身。





外交部东郊幼儿园

豫王坟外交部宿舍盖好后,成为外交部干部职工最大的居住区。作为附属的设施,外交部在豫王坟宿舍区内也建造了一所幼儿园。豫王坟的外交部子女当中,1954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基本都是东幼出来的。

东幼位于外交部宿舍七号楼西侧,是一座黄色L形的两层建筑,前面有个院子作为游戏场。整个幼儿园用铁栅栏围起来。南面隔一条小马路,与豫王坟三小为邻。西侧隔一条小路,与五六号楼相近。面积比西郊幼儿园小一些。


这是外交部自己成立的幼儿园,所以只招收外交部的家属子女。由于东幼离城里近,接送方便,所以除了住豫王坟的外交部干部把学龄前儿童送东幼,很多住城里的干部也把孩子送来东幼。文革前还没有第三代上东幼的问题产生。东幼大部分孩子是日托,也有全托的。大部分从东幼出来就进了豫王坟二小。很多孩子幼儿园是同学,进二小是同学,再大一点儿在日坛中学又是同学,特熟。

东幼到现在还存在。一代又一代的外交部子女在东幼成长起来。

外交部幼儿园(方家胡同幼儿园)1962年第三届大班毕业留影,拍摄于1962年7月。

第一排左起:2林琳、3靳国萍(靳民生)、5吴平(吴坤)、7杨昕(杨虎成)、10张保成(张英)、11胡英(胡定一)、12吕小川(张昌)、13迟路(迟松波)

第二排左起:5许小良、6张小红、9王波明(王炳南)、10姜建(姜龙求)、12田冀(田志东)、13单伟(单达圻)、14蔡晓星、16滕丽(滕绍志)

(注:括号里是家长姓名)

方家胡同幼儿园成立的也不晚,但有调整,50年代初一批大些的孩子都转到到西幼去了。后来在方家胡同幼儿园入园的孩子都是每天回家的,那时叫日托。接送孩子的是带棚的人力三轮车,一辆三轮可以拉五六个小孩子。我上过方家胡同幼儿园,记忆很模糊。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孟京生  图片 |  除有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元元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